笔下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下文学 > 拥有白月光的记忆之后 > 第2章 棉花糖

第2章 棉花糖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人类在第一纪元,创造了美好灿烂的文明,却毁于互相倾轧的战争。

这是一段惨痛的集体记忆,全人类共同承担恶果。战争的破坏加剧了地球环境的恶变,射线风暴、地震、海啸等灾难频发,人口数量骤降,恶性疾病,特别是基因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。

醒悟过来的人们开始亡羊补牢,延续人类文明,成为最紧迫的事。

基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,它有着最高的资源优先级和足够的忠诚度。

来到基地八年,桑植至今没习惯别人叫他上校,对他敬礼,他总是板着一张脸,和在大学研究基础物理时一模一样。

刚到办公室,还来不及坐下,他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,登陆权限,查阅记忆移植团队的人员名单,江郁云赫然在列。

他真的叫江郁云。桑植确定没人告诉过自己他的名字,但这三个字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。

没错了,是宋承枫的记忆。

点开单人档案,证件照上的人,是昨天梦里的少年长大后的样子。

接着看下面的简介,江郁云今年26岁,在宋迟手下读博士三年级。他研究的方向,是基因罕见病和靶向剂基因整合。所以昨天是他去领靶向剂,桑植一边想,一边飞快地看完了介绍。

“江郁云?”桑植默念出少年的名字,又在唇齿间回味着这三个字的余韵。

这只是宋承枫记忆苏醒的开始,没必要太过在意,转念间,桑植放弃了全面调查江郁云的想法。但这种失控感让他警觉,他把页面最下方江郁云的通讯码输入自己的通讯器,再一次回想起昨晚的梦境。

“咚咚咚。”敲门声把桑植拉回现实,恍然抬头,林襄拿着一叠资料站在门口,“上校,我来给您送今天去宁州需要的资料。”

晚上十一点,桑植在去往宁州发射场的火车专列上。

窗外是快速掠过的大片黑色,群山被淹没在这黑色里,桑植端坐着,身体笔直,眉头紧锁,出神地望着窗外。

他已经联系过余珊,简略告知了自己的梦境,却鬼使神差地略过了江郁云的存在,只说梦到了在房间里看数学书和给人讲解数学。

同桑植的分析一样,余珊也认为靶向剂终于起效了。她明显松了口气,当桑植问她还需要服用多久靶向剂时,说了一个和桑植的预估差不多的时间——一个月,而停止上传日志的时间,必须在结束服用靶向剂之后。

桑植还没有发送今天的日志。

他把视线转回面前的电脑,光标闪烁着,电脑上有已经写好的文字,发送后,包括江郁云在内的人都会看到。桑植按捺住心底隐隐的不安,按下确认键。

在日志里,他依然没有提及江郁云的信息。

他的直觉告诉他事情没这么简单。

善于处理的危机的人通常有着发现危机的警觉和直面危机的勇气。

这正是这些年来桑植的日常。

不过是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

关上电脑,桑植不自觉地呼出一口气,整个人松懈下来,终于到了每天唯一的放松时刻——睡前二十分钟。他躺下来,拿出耳机,耳机自动连接了播放器,每日循环的曲调开始在耳边回响。

桑植呼吸平稳,在暗下来的车厢里遥望着窗外无边的黑暗,心里空无一物。这里没有繁星,片刻,他闭上眼,在从第一纪元流传下来的乐章的陪伴下,睡着了。

这一晚他没有做梦。

桑植查阅过记忆复苏的过程,可能通过梦境,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灵光一闪。但由于他的生活通通献给工作,日常紧绷的神经没有留下空隙,第一次记忆复苏推迟了,并在梦里完成。

这是宋迟的推断,看到日志的第一时间,他主动联系了桑植,讲完他的推断后,询问了一些梦里的情况。包括梦里的宋承枫在看什么书,有没有问题难住他,在梦里,他有没有笑过。

由于宋迟和宋承枫的关系,桑植的讲述详细了很多,宋迟听完后说:“那个小孩,应该是江郁云,是我朋友的孩子,从小就跟着承枫玩,承枫很喜欢他。”

桑植应着,没有说自己已经知道了。

也许意识到自己的多言,宋迟说:“桑植上校,打扰了,问了你这么多问题,只能请你理解一个父亲的心。”说完,他叹了口气。

桑植仿佛又看到他耳边的白发,慢慢说道:“没有关系,宋老师。”

成年后,桑植逐渐习得了一些人类社会的通用情感,父母之心,朋友之谊,家国之义,他用眼睛和耳朵观察,再在一些需要实践的场合运用。就像现在,他在数据库里搜寻几秒,认为“没有关系”是一句恰当的安慰语。

再多的话,桑植就不知道该怎么讲了,毕竟他的经验还不多。

养育院里,没人教过他这些。

在第二纪元,社会化抚养通常在养育院进行,养育一些孤儿,人造子宫出生的孩子,或者是桑植这样不能在父母身边的小孩。与第一纪元不同,现在有五分之二的小孩是在养育院长大,他们的心智发展,有的和平常人不无不同,有的却有着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问题。

方浩然和桑植,都在养育院长大,却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人。

很快,桑植回到了首都。

他挤出半天时间,用来思考这些天零星记录下的宋承枫记忆里的数学。

说实话,很有启发。

在宋承枫的视野下,数学是圆融的,感性与理性闪耀着交相辉映的光。

这让桑植更确定了,单纯依靠AI与算力的方法是走不通的,没有上帝的灵犀一指,冰冷的机器无法发掘世界的底层逻辑。

没有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,人类只能继续被困于地球。

桑植不禁为宋承枫的早逝发出一声叹息,时不我待,不知道他在生命的尽头有没有过这个念头。这些天,桑植看到了一个温柔的人,他像一阵风,只在人类世界静静盘旋一阵,就离开了。

桑植把整理好的记录发送给“传承计划”委员会,顺便抄送一份给方浩然。方浩然在大学研究量子计算机,不知道他看到这些会有什么体会,会不会仍把“人算不如机算”挂在嘴边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